根據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預測,感染高峰預計在6月底出現。他在2023大灣區科學論壇生物醫藥與健康分論壇上表示,根據seirs模型預測顯示,我國的第二波疫情,4月中旬起峰,5月底波峰約4000萬/周,6月底波峰約6500萬/周。

根據網絡上的普遍反映和小編對身邊人的采訪,這波疫情生病的人整體症狀比之前要輕。但是還是有不少人擔心:“二陽”後還會有後遺症麽?哪些人容易重症?

 

 

“二陽”別大意,後遺症可能更嚴重

 

 

在去年“初陽”後,不少人在康複後出現了乏力、心跳加速、肺功能下降等症狀。有些“陽過”的人甚至經曆了好幾個月乃至壹年的恢複期。因此不少網友擔心,“二陽”後還會不會帶來後遺症?

 

2022年11月10日,《自然醫學》(Nature Medicine)曾發表再次感染新冠所帶來的後遺症風險的研究。研究顯示,再感染會進壹步增加急性期和急性期後多器官系統死亡、住院和後遺症的風險。該研究表示,對于已經有過第壹次感染的人來說,預防第二次感染可能會避免額外的健康風險。預防新冠感染和再感染應繼續作爲公共衛生政策的目標。

 

研究表示,再感染導致死亡風險增加和不良健康後果的機制尚不完全清楚。鑒于新冠病毒可能會繼續變異,並可能在數年甚至數十年內仍然構成威脅,從而導致出現可能更具免疫逃避性的變體或亞變體,目前仍然需要加強研究變體疫苗、減少病毒傳播,還需要其他藥物和非藥物幹預措施,來降低再感染的風險及其對健康的不利影響。

 

不過“二陽”的朋友也不用太擔心。根據疫情監測數據顯示,4月下旬以來,全國發熱門診就診數量遠低于上壹輪疫情流行高峰期,且就診患者絕大部分爲輕症,大家恢複也更快,壹般只需3—5天的時間。部分患者如果出現壹兩個月還沒有完全好情況,會著急就醫,實際上超過三個月仍然有症狀就醫的人是非常少的。

 

但是提醒壹下“二陽”的朋友們,康複後不建議立刻恢複運動。北京中醫醫院呼吸科主任醫師陳明表示,大病之後必體虛,如果過早鍛煉,不會增加免疫力,反倒是有損免疫力,這時候其實應該保持休息,這樣對免疫的功能提升是有好處的。平時有運動習慣的人,“陽”過之後可參考以下時間表逐漸恢複正常的運動鍛煉:

 

若身體耐受良好,轉陰後第4周可以開始嘗試恢複日常的運動狀態。還沒陽的朋友也不能大意,因爲有壹些人可能天生攜帶重症基因。

 

 

5月17日,《自然》(Nature)上發表了愛丁堡大學關于新冠病毒患病基因的相關研究,通過分析24202例新冠危重病患者的微陣列基因型和全基因組測序數據,發現了49個與新冠危重症相關的常見基因序列,其中有16個基因序列此前沒有被報道過。

 

基因層面的分析中發現了196個顯著相關的基因,雖然這些基因並不直接致病,但它們的突出可能感染更加嚴重的分子機制。

研究人員同時指出了論文的局限性,僅根據目前數據,不能確定新冠危重症疾病進展的因果效應,因爲納入研究的大多數病例是在接種疫苗之前招募的,無法准確分析疫苗接種的遺傳效應,且大多數是歐洲血統,未來還需考慮人口多樣性。

如重症新冠肺炎與編碼JAK1蛋白的基因有關,該蛋白參與了炎症信號傳導,也是類風濕關節炎藥物巴瑞替尼(baricitinib)的壹個靶點,沿著這壹思路,可以看到可觀的治療前景。

 

 

免疫力到期才會“二陽”?如何了解抗體水平
 

 

這次“二陽”的人,症狀有不同程度的變化。有些人主要嗓子疼,有些人會發熱。

北京大學第壹醫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貴強在健康中國微信公衆號刊文表示,咽喉痛是上呼吸道感染的普遍表現。不論是流感病毒還是新冠病毒,或是其他細菌感染,都會累及上呼吸道,使其出現疼痛等症狀。

每個人的反應也不壹樣,有的人敏感性較高,感染後咽喉腫痛、“刀片嗓”等症狀都會出現,但還是要客觀對待,症狀不壹定都是因感染新冠病毒導致的。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免疫規劃中心研究員尹遵棟表示,不論是接種疫苗還是人體感染康複後,都會在壹段時間內産生免疫,對後續病毒的侵襲帶來相應的保護。國內外也有相當多的研究表明,含病毒感染在內,有三次或以上的抗原刺激,會産生較好的保護效果。

但專家提醒沒必要爲了增強抗體,而故意“二陽”,生病必然伴隨難受的症狀,身體損傷在所難免,通過接種疫苗的方式,能夠減少對身體的傷害。5月22日,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在2023大灣區科學論壇生物醫藥分論壇上透露,能覆蓋XBB變異株的疫苗很快能面世。

 

“二陽”後遺症更嚴重?再感染新冠病毒或增加死亡風險

創建時間:2024-01-17 10:03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