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是我们身体所需的,對人體的好處可以爲身體提供能量,而且還能起到保護肝髒的作用。對人體的壞處有過量的食用會引起肥胖、糖尿病,還會導致骨質疏松、視力下降。糖屬于産能的營養素,適量的補充,可以爲機體提供能量,維持機體正常運作,還可以維持血糖,改善低血糖的症狀,常在肝髒解毒代謝中可以提供代謝所需要的營養素,因此能起到保護肝髒功能作用。
但是糖分攝入過多,最常見的危害就是會造成齲齒,還會引起肥胖,吃任何食物都不能過量,糖分攝入過多都會對人體造成傷害,會降低營養吸收,引發糖尿病,引發痛風,還會引發壹些並發症。過多的吃糖會對我們的身體造成壹定的危害,我們大家都必須做到少吃糖或不吃糖。
高糖飲食的危害已經爲大家所熟知。高糖飲食除了可能增加我們患肥胖、糖尿病、心腦血管疾病的可能性,還是引發痛風、癌症的高危因素。
許多人不僅關注食物中的糖分,還會關注飲料中的含糖量。可有不少嘗起來不那麽甜或者配料中沒有蔗糖、白砂糖的飲料,也含有“隱形糖”,而且含糖量非常高,成爲了我們的“控糖殺手”。
飲料裏藏著的糖,遠超妳的想象
廣義的“隱形糖”指飲料裏藏著的糖,狹義的“隱形糖”指飲料裏除蔗糖、白砂糖這種我們所熟知的糖以外的糖。大多數飲料中都含有大量糖。爲比較方便,以咖啡中常加的方糖塊爲對照,壹顆方糖塊爲 4 克糖,給大家舉幾個例子:
壹瓶 500 毫升的冰糖雪梨中含糖量爲 60 克,約 15 塊方糖;
壹杯普通糖量奶茶的含糖量約爲 45~50 克,約 11~12 塊方糖;
壹瓶 500 毫升的冰紅茶的含糖量約爲 48.5 克,約 12 塊方糖;
壹瓶 300 毫升的聽裝可樂含糖量約爲 32 克,約 8 塊方糖;
壹杯 300 毫升普通咖啡含糖量約爲 16.5 克,約 4 塊方糖;
根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 版)的建議,我們應該控制添加糖的攝入量,每天不超過 50 克,最好控制在 25 克以下。25 克糖大概 6 塊方糖,壹口氣吃下去,恐怕大家總會有些壓力,可壹口氣喝完壹瓶 500 毫升的飲料看起來就輕松多了。可以想見,如果日常有喝飲料的習慣,壹天多喝兩瓶飲料,可能攝入的糖就已經是推薦量的好幾倍!
有些“0 糖”飲料是假 0 糖
從飲料生産角度來說,單獨加蔗糖調味帶來的甜味從口感上說不夠豐富和怡人,而同時加入其他“糖”,則會令飲料更加可口。此外,用壹些果葡糖漿的甜度是蔗糖的 1.5~2 倍左右,想達到同樣的甜度,用量會比蔗糖少很多,且穩定性也比蔗糖高。這類飲料有時候會打出“0 蔗糖”的宣傳詞,但實際上也含糖。
值得欣慰的是,近些年隨著人們對健康的重視程度不斷上升,市面上逐漸湧現出壹批不添加任何糖,或者只使用相對更健康的代糖進行調味的飲料,大家在選擇時可以考慮。
“無添加”的飲料本身就含糖
這裏還要提壹類比較特殊的飲品——純果汁。無論是預包裝純果汁還是鮮榨果汁,通常都不會額外添加糖,看似更健康。可由于“鮮榨、濃縮”的加工,果汁中蔗糖、果糖的含量也會相當高。再加上水果被從含有豐富果膠、膳食纖維的固態加工成了只含果汁的液態,消化吸收速度也更快了。
因此,喝太多純果汁後,壹樣會引起血糖的快速上升,對于高血糖、糖尿病患者來說並不算太健康。建議有控制血糖、體重需求的朋友,還是要注意純果汁飲品的攝入量,或直接選擇茶水、檸檬水、溫開水等不含糖飲品。
“隱形糖”VS“顯形糖”,誰危害更大?
高糖食物對健康的危害涉及各個方面。那蔗糖、白砂糖、綿白糖這類壹眼常規意義上的“顯形糖”,和果葡糖等“隱形糖”,二者對健康的危害,孰輕孰重呢?蔗糖由壹分子葡萄糖和壹分子果糖組成。而果葡糖漿顧名思義就是果糖含量很高,同時也含有壹定比例葡萄糖的糖漿,通常從玉米澱粉中提取。因此,本質上果葡糖漿和蔗糖的成分很相似,蔗糖對健康的危害,比如增加肥胖、糖尿病、高血脂、齲齒的風險等,果葡糖漿都有。
除此之外,國內外已經有多項研究表明,攝入過多的果葡糖漿,會增加患脂肪肝的風險。
這壹方面可能是由于過量攝入果糖會大大促進肝髒等內髒脂肪的合成;另壹方面則是因爲果葡糖漿的飽腹感較弱,會讓人吃下更多含有果葡糖漿的食物而不自知。這樣壹來,攝入熱量增加、脂肪轉化增加,脂肪肝、肥胖、高血糖、心血管疾病等也接踵而至。另壹個不可忽略的威脅是,過量攝入果葡糖漿對于痛風的發生和發展有著直接影響。
肝髒代謝果糖的過程中會增加尿酸前體的生成,從而導致體內尿酸堆積,誘發或加重痛風。同時,大量果糖還會增加人體胰島素抵抗,使血清中尿酸含量升高,進壹步增加痛風風險。